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频词云

张友洪

简介:张友洪:男,1968年11月12日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试验站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南充市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987年至1992年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业学习,毕业分配到蚕业所工作至今,1995年底任育种室副主任,2000年任育种室主任,2005年至2007年西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2005年任科研党支部书记,2007年9月至今任副所长,2007年12月选举为所党委委员。一直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承担“九·五”、“十·五”国家攻关项目3项,省攻关项目5项。在家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面,通过广泛收集、人工诱发创造、行业间科技合作引进,以家蚕突变系统的保存为基础,以遗传分析、连锁检索与定位为主轴,以维持和开发生物基因资源为目的,现已拥有家蚕种质资源材料300余份。近年来,为了蚕业生产的需要,加强了对家蚕特优资源的利用研究,发掘出抗氟性蚕品种、三眠细纤度蚕品种、限性斑纹蚕品种、限性茧色蚕品种,有色茧蚕品种以及能使杂交率达到100%的灰黑蛾蚕品种等,使家蚕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得到加强,为各具特色的蚕品种培育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家蚕品种育成方面,“九·五”期间,培育优质高产春用新蚕品种川蚕12号、川蚕14号,春、秋兼用蚕品种川蚕16号,并分别于1997年、1998年、1999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春、秋兼用蚕品种川蚕16号通过全国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项目被农业部评为优秀子专题。“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子专题“优质高产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特殊性状专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高产优质中秋用蚕品种选育研究”。培育的春用蚕品种923.9215×922.9214于2003年通过全国联合鉴定;培育的春用高产蚕品种923.925×928.9214、特殊用途专用蚕品种952.956H×923.9215于2004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培育的高产优质中秋用蚕品种921×922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推广新蚕品种60万余张,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0万元。在《西南农业学报》、《蚕业科学》、《中国蚕业》、《四川蚕业》、《蚕学通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余篇。代表作有“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选育及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限性茧色蚕品种的选育研究初探”、“高产优质春用蚕品种923.925×928.9214的育成”等等。

专业领域:家蚕遗传育种研究 所在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发文量: 146
  • |
  • 被引量: 249
  • |
  • EI: 0
  • |
  • SCI: 2
  • |
  • 北大核心: 25
  • |
  • CSSI: 0
  • |
  • CSCD: 23

张友洪:男,1968年11月12日生,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试验站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南充市突出贡献中青年拔尖人才。1987年至1992年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业学习,毕业分配到蚕业所工作至今,1995年底任育种室副主任,2000年任育种室主任,2005年至2007年西南大学在职攻读硕士,2005年任科研党支部书记,2007年9月至今任副所长,2007年12月选举为所党委委员。一直从事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工作。承担“九·五”、“十·五”国家攻关项目3项,省攻关项目5项。在家蚕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面,通过广泛收集、人工诱发创造、行业间科技合作引进,以家蚕突变系统的保存为基础,以遗传分析、连锁检索与定位为主轴,以维持和开发生物基因资源为目的,现已拥有家蚕种质资源材料300余份。近年来,为了蚕业生产的需要,加强了对家蚕特优资源的利用研究,发掘出抗氟性蚕品种、三眠细纤度蚕品种、限性斑纹蚕品种、限性茧色蚕品种,有色茧蚕品种以及能使杂交率达到100%的灰黑蛾蚕品种等,使家蚕遗传育种的基础研究得到加强,为各具特色的蚕品种培育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家蚕品种育成方面,“九·五”期间,培育优质高产春用新蚕品种川蚕12号、川蚕14号,春、秋兼用蚕品种川蚕16号,并分别于1997年、1998年、1999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中春、秋兼用蚕品种川蚕16号通过全国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项目被农业部评为优秀子专题。“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四川省农作物育种攻关项目子专题“优质高产春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特殊性状专用蚕品种的选育研究”、“高产优质中秋用蚕品种选育研究”。培育的春用蚕品种923.9215×922.9214于2003年通过全国联合鉴定;培育的春用高产蚕品种923.925×928.9214、特殊用途专用蚕品种952.956H×923.9215于2004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培育的高产优质中秋用蚕品种921×922于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全省推广新蚕品种60万余张,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000万元。在《西南农业学报》、《蚕业科学》、《中国蚕业》、《四川蚕业》、《蚕学通讯》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6余篇。代表作有“灰黑蛾基础蚕品种的选育及杂交种生产性能测定”,“限性茧色蚕品种的选育研究初探”、“高产优质春用蚕品种923.925×928.9214的育成”等等。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主要成就

获省级成果奖2项:“优质高产桑蚕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获2008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家蚕多元化品种选育及高新配套技术研发与应用”获2013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桑叶穿孔机”,专利号ZL 2012 2 0324181.x;“可升降悬空簇”,专利号ZL 2011 2 0282127.9;“可移动小型蚕种浸酸池”,专利号ZL201020539536.8;“养蚕用超声波加湿器”,专利号ZL 2010 2 0662375.1;“切桑机”,专利号ZL 2008 2 0223520.9;“自动分离和收集蚕沙的蚕架”,专利号ZL 2009 2 0176454.9。参加工作以来,在《蚕业科学》、《西南农业学报》、《四川蚕业》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研究论文,以及在国家、省级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95篇(第一作者22篇),其中核心期刊25篇

教育背景

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专业

查找成果
筛选
  • 中文期刊()

  • 外文期刊()

  • 会议论文 ()

  • 获奖成果()

  • 专利()

资源类型=中文期刊
共0条记录

全部

  • 全部
  • 第一作者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筛选

合作成果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