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246条记录
水稻上部节间长度等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遗传学报 1996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对水稻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_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一个含133个DH系的作图群体,通过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水稻上部节间长度、株高和抽穗期的QTL进行区间作图,定位了影响上部节间长度的12个QTL、株高的4个QTL和抽穗期的1个QTL。对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抽穗期的1个QTL即Hd8a为主效基因,其余的16个QTL为微效基因。控制上部节间长度单个的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8-18%,其加性效应可使所控制的节间长度增加大约1.6-3.6cm。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控制相关性状的、作用方向相同的QTL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或邻近区段上。这一结果揭示了这些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在水稻育种中运用这些QTL将有助于对株高进行精细的遗传调控。

关键词: RFLP,QTL,DH群体,亚种,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缓释尿素的肥效及氮素利用率研究

土壤肥料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6~199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肥力的两种土壤上,施用缓释尿素当季小麦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18.3~27.8%;后季残效试验,不再施肥情况下,水稻产量比普尿增产27.5~50.4%;氮素利用率,当季小麦比普尿高7.3~7.9%;麦—稻两季氮素利用率比普尿高24.0~55.8%;试验结果足以说明缓释尿素确实具有肥效持久,氮素利用率极高,一季施用,两季增产的肥力特点。

关键词: 缓释尿素,溶解速率,氮素利用率,小麦,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高温对杂交稻开花受精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摘要: 开花期过高温度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国内外早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但这些试验是在人工恒定温度条件下进行的,故试验结果不能完全反映自然变温条件下高温对水稻开花受精的影响。我国杂交稻推广以来,一些地区鉴于杂交稻抽穗结实期常遇高温天气,又先后开展了高温对杂交稻开花结实影响的试验,但在对自然高温影响的大小和影响实质的评价上,尚存在不同看法。有鉴于此,我们针对四川东南部高温伏旱区的特定高温天气条件,进行了自然高温对杂交稻开花受精影响的观察,为杂交稻在本区的合理布局和栽培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

茶叶科学 1992

摘要:从形态学、制茶学、生物化学、孢粉学、细胞学、酶学及抗(寒、病虫)性等7个方面,对来自14个省(区)的200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采用近100项评定指标,筛选出28份优质资源,其中:四项常规成分含量均衡的21份,超常规水平的高多酚(>34%)含量的计9份、高氨基酸(>3.7%)的4份、高咖啡碱(>5%)的7份、水浸出物含量>48%的11份;生产力指数>8000的有2份;抗病虫性较强的有3份;抗寒性较强的有8份。这些优质资源除可直接用于生产外,还可作为进一步单株选育和杂交育种的亲本或诱变育种的原始材料。本项研究所采用的鉴定内容、方法和标准,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比较,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种质资源 鉴定 农艺性状 解剖结构 品质成分 适制性 抗寒性 抗病虫性 亲缘关系

玉米RFLP连锁图谱构建及大斑病QTL定位

遗传学报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大斑病菌存在有生理小种分化的现象。目前 5个已定名的生理小种在我国均已发现 ,还有一些尚未定名的新类群也已出现。提高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 ,只有提高数量抗性才能达到目的。为了弄清楚玉米对大斑病数量抗性的基因数目及效应 ,利用抗病自交系P138和感病自交系综 3为亲本构建了F2∶3 家系群体 ,采用RFLP标记构建了包含 12 4个标记的玉米RFLP连锁图 ,覆盖玉米基因组 1999 8cM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 16 5cM。定位了玉米大斑病的病斑长、病斑宽和病斑面积的QTL分别为 3、3、2个 ,其联合贡献率分别为 5 8 1%、71 5 %和 2 7 5 %。没有检测到病斑数 /叶的QTL ,其表现为单基因或者寡基因控制的性状。研究结果增加了对玉米大斑病的认识 ,对玉米抗大斑病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玉米 RFLP连锁图 玉米大斑病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下李树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水分胁迫引起李树叶片叶绿素含量(CHL)、相对含水量(LRWC)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o升高,Fm、Fv、Fv/Fm、Fv/Fo、Fm/Fo和Fo与Fm曲线之间面积降低,表明水分胁迫影响了光系统Ⅱ光化学效率、潜在活性、捕获激发能的效率、光合电子的传递以及电子受体库的大小,从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3个供试品种中以“索瑞斯”受影响最小,“秋姬”居中,“安哥洛”最大,说明“索瑞斯”抗旱性最强。

关键词: 李树 水分胁迫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成株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方向,本文综述了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鉴定方法、基因定位和克隆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将报道的72个条锈病成株抗性数量性状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和82个白粉病成株抗性QTL整合到一张连锁图谱上,控制2种病害的基因簇(≥5个QTL)有8个,其中位于7DS的Yr18/Lr34/Pm38和1BS的Yr29/Lr46/Pm39对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均表现成株抗性,位于4DL的Yr46/Lr67位点可能也对白粉病表现成株抗性,Yr18/Lr34/Pm38和Yr36已被克隆,Yr29/Lr46/Pm39的克隆已取得良好进展,为培育兼抗和成株抗性相结合的品种提供了可用基因。总结了成株抗性在中国小麦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并用实例证实了培育成株抗性品种的可行性,建议对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成株抗性的咸农4号和小偃6号等进行遗传分析,育种工作者和品种审定部门需要转变观念,将成株抗性利用作为国内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育种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白粉病 成株抗性 分子定位 基因克隆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稳定性及其相关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 AMMI模型分析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性状稳定性之间及其与性状值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各性状的基因型和试点效应均达 1%显著水平 ;除有效穗外 ,其余性状还存在基因型与试点的互作效应 ,且以千粒重表现最稳定。产量稳定性与结实率稳定性间、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分别与千粒重和结实率的稳定性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每穗粒数的稳定性值与千粒重之间、结实率稳定性值与结实率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就高产稳产杂交稻的性状综合改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AMMI模型 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稳定性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收获指数和源、库性状的遗传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5×4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和籽粒库容的遗传。Wr/Vr和D、H、(H/D)~(1/2)分析表明,该3个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收获指数、生物产量以加性效应为主;籽粒库容以显性效应为主;绵阳11和川麦21是改良生物产量和籽粒库容的较好亲本,809是改良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的较好亲本;收获指数、生物产量可从F_3代开始选择,籽粒库容则宜推迟到F_5代开始选择。

关键词: 小麦 收获指数 生物产量 籽粒库容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密肥水平对川西平原春(播)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2003

摘要:以密度为主处理(基本苗22,27,33万/667m~23个水平),施氮量为副处理(纯氮0,4,8,12kg/667m~24个水平),对川西平原春播小麦进行密肥试验,结果表明:(1)低密度平均产量显著低于中密度,但中高密度之间、低密度与高密度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副处理以无氟处理产量最低,显著低于4kg和8kg纯氮,但无氮与12kg纯氮之间,以及4kg,8kg,12kg纯氮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中等密度和较高施氮量(4~8kg)利于高产。(2)增施氮肥对春播小麦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而过高密度(33万/667m~2)则显著降低品质。

关键词: 川西平原 春播小麦 密度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