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492条记录
草菇原生质体诱变菌株V_p53的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草菇原生质体诱变选育的菌株Vp53 与亲株V4菌株进行了同工酶、菌丝生长速度、营养成分、产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都存在差异。Vp53菌株的产量较V4菌株高29.1% , 表明Vp53菌株是一个优良的变异菌株。

关键词: 草菇 原生质体诱变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库区瓠瓜种质资源考察和鉴定

作物品种资源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三峡库区的云阳、涪陵等10县市作物种质资源考察中,收集到29份瓠瓜种质资源,后在成都进行了田间种植鉴定。三峡库区瓠瓜种质资源类型齐全,品种较为丰富。介绍了可供其他地区利用的3个瓠瓜品种

关键词: 三峡库区,瓠瓜,种质资源,考察,鉴定,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在远缘杂交中的遗传评价

作物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普通小麦(Triiticum aestivum L.)是由 A、B、D染色体组组成的六倍体物种.虽然这 3个染色体组间存在部分同源关系,但是减数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配对只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这是由于普通小麦存在Ph(即 Pairing homoeologous)配对调控系统.这个配对控制系统也同样抑制普通小麦与其外源属种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配对,这也就阻碍了外源遗传物质向小麦染色体的转移工作.在这个控制系统中,位于小麦 SB染色体上的 Ph基因对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抑制作用最强.以小麦品种“中国春”为材料,Sears在Phl位点上产生了一个突变体,被称之为phlb.这个突变体相对于Phl为隐性,它允许小麦及其与外源物种的杂种的部分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同时,在3D染色体上还存在另外一个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抑制者Ph2,它的作用强度约为Phl的一半.在PhZ位点,已产生了两个不同的隐性突变体ph2a和ph2b.此外,小麦的2,3,4,5,6部分同源群上的一些染色体对小麦与外源物种的杂种的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也有较弱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股份合作制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及对策

农村经济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股份制被引入农业科研单位的实体改造中。近年来,在我国城乡还涌现出大量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优点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这3种企业形式各有长处和实现的条件。从近期看,股份合作制企业比较适合农业科研单位的实体改造,但从长远着眼,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北高原湿地资源现状及合理利用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卫星遥感(LandsatTM) 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相结合的技术, 调查了川西北高原地区的湿地(沼泽、泥炭) 资源。结果表明, 区内沼泽地面积29.8×104ha,泥炭地面积20.9×104ha,泥炭估算总储量15.4×108t。在查清湿地资源现状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湿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划出了湿地资源保护的重点区域, 提出了湿地资源适度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 湿地资源 利用与保护 遥感 四川西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非载体转移技术选育水稻新种质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DNA导入杂交水稻亲本明恢63,当代结实率为40.21%,转化率为3.2%,其后代产生了广泛变异。通过4代选择,获得了20个变异材料。文章对其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水稻 外源DNA 花粉管通道 转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在水稻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植物转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方面已取得可喜成就, 显示出农业生物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美好前景。本文综述基因转移技术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 基因转移技术 水稻 遗传改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多熟种植的经济、生态效益及生产弹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成都平原现有的主要几种稻田多熟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生产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新三熟种植的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生态效益指标均高于稻田两熟种植;(2)适当调整现有稻田多熟种植的劳力及氮肥要素的分配比例,农业生产的整体生产力就会提高。

关键词: 稻田;多熟种植;经济生态效益;弹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乙醇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物质为原料, 利用物理化学途径和生物途径可以将其转化成具有多种工业用途的生物乙醇。微生物发酵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进展给生物乙醇的开发利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转基因菌系的改良和利用可以使生物乙醇的转化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几十倍。本文对酸解技术、酶解技术和酶解工艺在生物乙醇转化领域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 生物乙醇 转化技术 遗传工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色母岩养分的风化与释放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实验与盆钵模拟, 研究侏罗系蓬莱镇组(J3p)、遂宁组(J3s)、沙溪庙组(J2s) 和白垩系城墙岩群(K1c)紫色母岩的风化和养分释放过程。结果表明,紫色母岩的成土模数为15800~25500t/km 2.a, 其风化顺序为: J3s> J3p> J2s> K1c;风化条件对风化进程影响较大, 模拟风化过程中, 扰动取样更快, 而田间比盆钵模拟风化快2~4 倍。紫色母岩养分释放与风化同步。盆钵模拟风化实验结果表明,1m3J3p 和K1c紫色母岩风化一年,分别有52.78、121.31、3948.4和31.13、71.81、2016.9gN、P、K释放出来。紫色母岩养分风化释放是紫色土养分补偿的重要过程,也是紫色土肥力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 紫色母岩 养分释放 风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