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海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594条记录
基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2a基因的RT-RAA-LF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2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RAA引物和标记探针,通过反转录酶与重组酶扩增结合,旨在建立一种高效检测PRRSV的基于侧流层析试纸条的可视化RT-RAA方法。结果,建立的RT-RAA-LF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是39℃恒温扩增10 min,可在2 min内实现对检测结果的可视化判定;该方法特异性强,仅对PRRSV出现阳性扩增,对本研究中其他病原均无交叉反应;以含PRRSV ORF2a基因全段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模板,RT-RAA-LF的检出限为160 copies/μL。应用建立的RT-RAA-LF方法对临床采集的160份样本进行检测,与PCR方法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8%(65/68),一致性检验为χ~2<3.84,在95%的置信区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当中3份临床样品在PCR检测中为阴性。综上,基于PRRSV ORF2a建立的RT-RAA-LF方法操作简单,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能够高效且直观的实现临床检测,满足现场检测的要求,对猪养殖场快速诊断和防控PRRSV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2a 侧流层析试纸条 重组酶介导扩增法(RAA) 临床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及其对根际真菌群落的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究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辣椒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后根际真菌群落和多样性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Ya-1为接种菌,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Ya-1对辣椒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并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接种前,接种后10 d,20 d时受尖孢镰刀菌侵染后辣椒根际真菌群落变化。与FOC处理(C)相比,Ya-1+FOC(D)在第10天和第20天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77.93%和77.26%。同时接种枯草芽孢杆菌Ya-1和辣椒枯萎病菌组真菌α多样性在10 d和20 d时真菌香农指数均高于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在进行处理后真菌群落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同一时间点处理组和对照组真菌群落具有显著差异,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和同时接种辣椒枯萎病菌和枯草芽孢杆菌Ya-1组也具有显著差异(P <0.05)。各处理土壤优势真菌种群分别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在10 d和20 d,接种病原菌(OTU_1)相对丰度在接种辣椒枯萎病原菌组和同时接种辣椒枯萎病菌组和枯草芽孢杆菌Ya-1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相比较接种辣椒枯萎病原菌组,OTU_1相对丰度降低,被孢霉菌(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升高。相比较对照组,接种辣椒枯萎病菌处理后连接数减少,而在加入枯草芽孢杆菌Ya-1处理后,正连接数降低。枯草芽孢杆菌Ya-1处理对辣椒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它也改变了接种病原菌辣椒根际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降低了真菌群落的复杂度和根际土壤中病原菌的丰度。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辣椒枯萎病 微生物群落 辣椒 根际 真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辣椒尖孢镰刀菌拮抗内生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对辣椒尖孢镰刀菌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内生细菌,课题组于2022年1~3月份在海口、定安、澄迈、临高和陵水等海南辣椒主产区采样,并从健康辣椒样品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192株,其中39株对辣椒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CMTT4-1有拮抗作用,分别来源于根系(23株)、茎秆(2株)、叶片(8株)和果实(6株),有拮抗作用菌株占比20.31%,抑菌率为10.68%~59.02%.通过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测定及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细菌36株、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 spp.)1株、农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p.)1株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1株.研究结果为辣椒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菌株来源.

关键词: 辣椒 尖孢镰刀菌 内生细菌 分离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激素对组织培养闭鞘姜种子苗繁殖系数的影响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闭鞘姜种子快速高效繁殖技术体系,以闭鞘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激素搭配比例,开展闭鞘姜种子诱导萌发和不定芽诱导生长试验,研究了种子芽增值系数、生根率、根数、根长和株高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激素搭配比例对种子芽的诱导和芽增殖以及根系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种子在MS+6-BA 2.0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中适宜种子诱导出芽,其增值系数为5.77;培养基MS+6-BA 3.0 mg/L+NAA 0.5 mg/L 有利于芽增殖,增殖系数达到 7.23;培养基 MS+NAA 1.0 mg/L+IBA 0.5 mg/L适宜生根壮苗,生根率达99.26%,根数为5.53条.该研究结果将为闭鞘姜规模化繁育种苗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闭鞘姜 组织培养 植物激素 增殖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多胺氧化酶(PAO)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表达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PAO基因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基于荔枝全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鉴定荔枝PAO基因(LcPAO)成员,并对其理化性质、系统发育、结构、染色体定位、顺式作用元件、蛋白结构、miRNA靶位点和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共鉴定得到10个LcPAO基因,全部为亲水蛋白。系统发育分析发现LcPAO落在4个亚族中的Ⅰ、Ⅱ和Ⅲ亚族。LcPAO1~LcPAO3和LcPAO9~LcPAO10属于典型的PAO蛋白,LcPAO4~LcPAO8还含有一个特异的SWIRM结构域,属于非典型PAO蛋白。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其主要含光响应元件、逆境胁迫相关元件以及激素响应相关元件。miRNA靶位点分析发现LcPAO基因受到22个miRNAs的靶向调控。转录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除了LcPAO1和LcPAO4,余下的LcPAO基因可能与荔枝果皮着色相关。所有的LcPAO基因均可能与荔枝的化学控花相关。除了LcPAO1所有的LcPAO基因均可能与荔枝果实脱落相关。本研究为深入研究LcPAO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荔枝 多胺氧化酶(PAO)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稻早期幼苗陆生适应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陆稻种质资源早期幼苗的陆生适应性,筛选出具备低水分胁迫萌发、深土出苗能力的优势种质资源,为培育具有优良陆生适应性的新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参考依据。【方法】在150 g/L乙二醇(PEG6000)模拟低水分胁迫及8 cm深土壤播种条件下,评价‘黄华占’‘龙粳39’‘京越1号’等24份水稻和‘陆引46’‘IRAT318’‘IRAT11’等24份陆稻改良品种的陆生适应性指标,同时对246份地方陆稻种质资源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陆生适应性综合评价值对参试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进行分类。【结果】在低水分胁迫条件下,典型水、陆稻品种的相对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根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作为陆稻早期幼苗陆生适应性的鉴定指标。在深土播种条件下,根长、芽长、中胚轴长和胚芽鞘长对幼苗出土起着主效作用。根据它们陆生适应性的差异,可将294份供试材料的陆生适应性划分为极强型(Ⅰ类)、强型(Ⅱ类)、中间型(Ⅲ类)、弱型(Ⅳ类)和极弱型(Ⅴ类) 5类,最终筛选出7份陆生适应性强的种质资源。【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陆稻早期幼苗的陆生适应性鉴定指标,并对云南地方陆稻进行综合评价,可为旱直播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基础。

关键词: 陆稻 陆生适应性 低水分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出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ISTA测试研究电商包装对莲雾货架品质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莲雾果实皮薄肉脆,采后流通中极易产生机械损伤,严重影响果实货架品质。为了维持莲雾在物流运输中的货架品质,减少机械损伤,该研究基于ISTA 6-AMAZON.COM-SIOC TYPE A(ISTA 6A)测试标准模拟4种常用电商包装方式下(P1:瓦楞纸箱+单层网套、P2:瓦楞纸箱+双层网套、P3:瓦楞纸箱+发泡聚乙烯(expanded polyethylene,EPE)内衬和P4:泡沫箱+双层网套)莲雾果实的运输情况,并分析模拟测试后莲雾货架期(15℃,8 d)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外包装相同,缓冲形式不同时,双层网套(P2)组莲雾果实呼吸强度变化最为平缓,果皮亮度值为最低值32.86,果肉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与单层网套和EPE内衬相比上升了62.35%,其上升速率最慢,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货架品质显著好于单层网套(P1)和EPE内衬(P3)(P<0.05),原因在于单层网套的缓冲保护作用较弱,而EPE内衬阻碍果实呼吸热量散失和水分扩散,导致货架后期莲雾呼吸增加,品质严重下降;当缓冲形式相同,外包装不同时,瓦楞纸箱(P2)与泡沫箱(P4)处理组对莲雾果实呼吸强度、BI值、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等货架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得,在外包装具有足够支撑性能条件下,双层网套作为缓冲包装不仅能够将振动能量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果实,减小机械损伤,而且有利于莲雾自身呼吸热散失,抑制抗氧化相关酶活性,维持果实货架品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莲雾电商物流保鲜技术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 ISTA测试 电商包装 莲雾 货架品质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瓜汁腌制对文昌鸡风味形成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木瓜汁腌制对文昌鸡炖煮过程风味形成的影响,检测文昌鸡鸡胸、鸡腿原料肉的理化指标,并比较分析木瓜汁腌制前后,鸡胸和鸡腿炖煮后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滋味物质变化。结果表明:鸡胸原料肉中蛋白含量、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鸡腿原料肉(P<0.05),脂肪含量显著低于鸡腿肉(P<0.05),二者硫胺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木瓜汁腌制的鸡腿中醛类、醇类物质种类及含量明显提高,新产生了(E)-2-庚烯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Z)-2-癸烯醛、2-丁基-2-辛烯醛、4-乙基苯甲醛、2,5-二甲基苯甲醛、(E)-2-十一烯醛、(E,Z)-2,4-癸二烯醛9种醛类物质,而木瓜腌制鸡胸肉中挥发性物质种类无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含量的变化,电子鼻可区分木瓜汁腌制前后鸡腿肉的差异,但无法区分腌制前后鸡胸肉差异;木瓜腌制后可显著提升鸡胸和鸡腿肉中的游离氨基酸、风味核苷酸的含量。木瓜汁腌制可提高文昌鸡鸡胸和鸡腿肉中核苷酸与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提升鸡腿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同时赋予了鸡腿肉醛类、醇类等新的风味物质。

关键词: 鸡肉 木瓜汁 腌制 挥发性风味 滋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子汁煮制对文昌鸡食用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椰子汁煮制文昌鸡的品质特征,为文昌鸡和椰子汁成分互作机理的研究和标准化生产提供有效依据。【方法】以文昌鸡和海南椰青为主要原料,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和主成分分析,对椰子汁煮制文昌鸡和水煮文昌鸡鸡胸肉和鸡腿肉的气味物质进行分析对比,利用电子舌、游离氨基酸和核苷酸检测技术对鸡胸肉和鸡腿肉的滋味物质进行分析,并且测定鸡肉和椰子汁的理化指标,以及椰子汁煮制鸡肉和水煮鸡肉的蒸煮损失、质构指标,明确经过椰子汁煮制后文昌鸡品质特征的变化。【结果】鸡腿肉中蛋白含量为21.0 g/100g,脂肪含量为3.08 g/100 g,鸡胸肉中蛋白含量为23.6 g/100 g,脂肪含量为1.29 g/100 g;椰子汁中的还原糖含量为4.75 g/100 g;椰子汁煮制的鸡肉和水煮鸡肉相比,蒸煮损失较高,两者质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P>0.05);经过椰子汁煮制后鸡肉中新产生了2-庚醛、(E)-2-辛烯醛、(E)-2-壬烯醛、2,5-二甲基苯甲醛、2-十一烯醛5种醛类物质,电子鼻基本上可以将水煮鸡腿肉和椰子汁煮制鸡腿肉的挥发性物质区分开;经过椰子汁煮制后鸡腿肉和鸡汤的甜味氨基酸含量上升,但水煮鸡腿肉、鸡胸肉以及肉汤中的鲜味氨基酸均比椰子汁煮制后鸡肉的含量高;椰子汁煮制的鸡肉中鲜味核苷酸5'-AMP、5'-IMP和5'-GMP含量均高于水煮鸡肉。【结论】在文昌鸡不同部位中,鸡腿肉脂肪含量较高而鸡胸肉蛋白含量较高;椰子汁煮制可以提高文昌鸡肌肉核苷酸及鸡腿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对滋味有显著提升作用;椰子汁煮制增加了文昌鸡鸡腿肉中的醛类化合物种类,鸡腿肉比鸡胸肉有更好的风味形成效果。

关键词: 鸡肉 椰子汁 挥发性物质 滋味 煮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份矮生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矮生番茄13份种质资源的11个质量性状和15个数量性状进行遗传变异、主成分、相关性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表型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1.84~2.61,在质量性状中最高和最低分别是果肉色(2.52)和成熟前果色(1.84);在数量性状中最高和最低分别是单花序果数(2.61)和果形指数(2.17),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9.57%~81.12%,除果形指数(9.57%)外,其他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0%;提取的5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 83.469%;各个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聚类为Ⅳ大类,第Ⅰ、Ⅱ类群株型为直立紧凑,株高较矮,适宜作为盆栽观赏番茄;第Ⅲ、Ⅳ类群株型为半蔓性,糖度较高,可作为前两大类群品质改良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番茄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表型性状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