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609条记录
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养分动态关系

山地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在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林草复合模式的林与草之间的营养元素关系,通过对不同林草养分的研究得出林木、草、土壤之间的养分动态关系,对矿质养分相互关系的研究为合理搭配林草提供重要依据,为退化山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供重要的模式。模式Ⅰ在退耕还林初期,土壤养分供给氮素虽未亏缺,但从三者间的消长关系看出:氮磷素供应并不富足,特别是水解性氮。土壤交换性钙供应不足,引起杉木与黑麦草对钙质竞争。而土壤全钙含量很高,钙质向交换性钙转化的速度缓慢。模式Ⅱ与模式Ⅰ得到相似结果,所以在这两种模式中应加强人为管理,在退耕初期应适当增施氮磷钙肥,辅以土壤结构改良,加速土壤养分向植物可利用态转化。模式Ⅲ牛鞭草的生物量极高,磷、钙素相对缺乏。由于牛鞭草被不断的采割用于牲畜的饲料,对该模式中必须进行一定养分的输入,以保持杂交竹与牛鞭草这一林草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

关键词: 林草生态系统 营养元素 退耕还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莱克多巴胺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中国兽医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元酸酐法活化盐酸莱克多巴胺,用混合酸酐法将活化的莱克多巴胺与载体蛋白(KLH,BSA)偶联,制备了莱克多巴胺免疫原KLH-Rac和包被抗原BSA-Rac。以KLH-Rac免疫新西兰白兔获得了莱克多巴胺多克隆抗体,以BSA-Rac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其效价达到1∶6 000,间接竞争ELISA测得抗血清的IC50值约为5 ng/mL,其与克伦特罗、沙丁胺醇、特布它林的交叉反应性小于0.01%。

关键词: 莱克多巴胺 半抗原 ELISA 抗体

川北茶区土壤营养元素背景值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单道扫描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四川北部25个产茶县133个茶园土壤中A l、S、P、K等16种无机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着重研究了该地区茶园土壤的无机营养元素背景值特征。结果表明,川北茶区土壤中S、P、K、Ca、Ti元素表现为显著贫化,Sb和Se表现为相对富集,其浓集系数k分别达9.47和5.38,其它A l、Mg、Mn等9种元素与中国土壤含量背景值相当或略低;营养元素背景值因土壤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Sb、Zn的背景值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差异显著,S、Sb的背景值以砂土中最高,K、Mg、Ca、Se、Ti的背景值以酸性紫色土中最高,A l和Mo的背景值以黄壤中最高,而P、Mn、V、B、Zn、Co、N i等元素的背景值则以棕壤中最高。

关键词: 川北 茶园土壤 营养元素 背景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小麦新品种川麦38抗条锈性及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利用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与四川小麦杂交、回交,育成高抗条锈小麦新品种川麦38(99-607)。为明确川麦38抗条锈性状的遗传规律,将川麦38与绵阳26、绵阳335、SY95-71、川育12等5个高感条锈小麦品种杂交,获得杂种F1、F2群体;利用条中32对抗×感杂种F1、F2群体接种鉴定抗性分析表明,川麦38对条锈病新小种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将川麦38与含Yr13的德国小麦8661及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3个抗病新品种(川麦42、川3736、复小穗小麦)杂交,分析川麦38与4个抗病品种的抗性基因等位性,结果发现抗×抗F2群体中均分离出一定比例的感病单株,表明川麦38与德国小麦(Yr13)、川麦42、川3736、复小穗小麦等的抗锈基因不等位,为不同的抗性基因。

关键词: 小麦 条锈病 抗性遗传 人工合成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将3种苦瓜的上胚轴、下胚轴、子叶、真叶和茎尖等外植体接种于脱分化诱导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将结构致密,乳白色或淡绿色,表面呈球状或瘤状突起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再分化培养基上,45 d后,部分愈伤组织陆续分化形成胚状体。将胚状体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上,可形成根系完整的再生植株。

关键词: 苦瓜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胚状体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经济植物篱和增施钾肥综合效益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该文采用能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坡耕地植物篱和施钾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植物篱+横坡种植”模式减少水土流失66.0%,耕地生产系统产出能提高17%,输入能总量增加50%,有机输入能增加117.6%,提高耕地光能利用率17.6%;作物系统的能量产投比提高16.1%;在作物生长中、后期,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和红苕叶面积3.8%和10.2%。植物篱结合钾肥情况下,分别提高花生叶面积指数和红苕叶面积6.3%和22.4%,产值增加38.3%,纯收入增加46.6%,产投比增加20.9%,劳动生产率增加20.3%。钾肥和植物篱之间存在显著正互作效应。

关键词: 施钾 植物篱 系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次郎”甜柿果实套袋效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利用单、双层纸袋对“次郎”甜柿的果实进行套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套袋果实单果重略有下降,果形不受影响;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均低于未套袋果。套袋果实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花青素含量增加,且叶绿素降解快,比未套袋果实转色早,成熟时果粉增多,颜色更为鲜艳;此外,套袋果实成熟时可溶性单宁含量增加,但是仍能完全脱涩。套袋使果实裂顶、黑斑及虫、鸟害减少,商品果率提高;套袋后果实硬度增加,并且在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下降和果胶降解减慢,耐贮性增强。以上作用效应均以双层袋较单层袋明显。

关键词: “次郎”甜柿 套袋 品质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10个柑桔杂交组合F1代768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性状进行了3~5年的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柑桔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大小、果形、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V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性变异。F1代果实大小主要为趋小变异,果形主要呈趋中变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具有很强的超高亲优势,糖含量主要为超高亲或趋中变异,酸含量主要为趋酸变异。Vc含量遗传分布则较为分散,但其超高亲和超低亲后代频率均较高。由于酸含量的增高,F1代果实固/酸比值呈趋低变异。

关键词: 柑桔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西北草原害鼠之天敌控鼠效果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草原鼠害是草原重要生物灾害。其生物防治研究的方向是利用天敌、生物技术、生物杀鼠剂等方面。天敌的利用和保护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初步调查了川西北草原害鼠之天敌生物的种类,重点讨论了鹰类在草原鼠害防治中的应用试验及措施。

关键词: 草原鼠害 生物防治 天敌/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nRH-A及其配伍对鲤鱼ZP3基因表达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运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酶链反应(RT-FQ-PCR)技术,研究GnRH-A及其配伍对鱼卵成熟、受精相关基因ZP3的调控。结果显示:3种不同药物配伍分别使鲤鱼ZP3基因表达在给药处理后4、6和12 h达到峰值。提示:不同配伍药物对鱼卵成熟、受精产生影响。ZP3基因可作为促繁殖药筛选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促繁殖药物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酶链反应 鲤鱼ZP3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