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SCI(精确检索)
20条记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血液中的氯喹

分析化学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水稻颖花器官突变体的形态解剖分析(英文)

植物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水稻 (OryzasativaL .)育种后代材料中获得一个受单隐性基因控制的颖花器官突变体。该突变体的内外稃变型、退化 ;雄蕊雌蕊化 ,每个颖花含 1~ 3个发育完整的雌蕊 ,其他雌蕊发育不完全。有的雌蕊化的雄蕊下部为花丝 ,其上着生不规则膨大组织和 0~ 3个羽毛状柱头。横切面和纵切面观察均可见每个颖花含 3个子房。人工辅助授粉后 ,每个颖花可产生 1~ 2粒种子。根据这些结果推断 ,该突变体为类似B功能缺失的突变体。

关键词: 水稻 花器官 B功能缺失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颖花开裂SRS突变体的鉴定

植物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水稻 (OryzasativaL .)颖花开裂突变体SRS(splitricespikelet)花器官形态发生过程 ,该突变体表现为内外稃变软变长 ,不抱合 ,外稃基部又着生一颖花 ,浆片呈稃片状 ,但是雌雄蕊着生位置和形态表现正常。利用SRS突变体为父本 ,“窄叶青 8号”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 ,其F2 代群体中正常与突变植株的分离比例为3∶1,表明该突变性状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的。作为对照 ,同时还观察了正常水稻“窄叶青 8号”的花部形态发生过程 ,发现紧靠外稃中部的雄蕊 (称第 6枚 )在开花前发育略显迟缓 ,这可能与浆片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水稻 SRS突变体 花器官形态发生 单隐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败型杂交水稻恢复基因的AFLP标记研究

遗传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汕优63 F_2的高可育株和高不育株分别建立 2个基因池,利用 AFLP标记技术对 2 池间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64组引物在两池间全部扩增出了稳定、清晰的带纹,共 计3 477条带。多数引物在基因池间未呈现多态性,只有引物组合E-AGC/M-CAA在基因池 间表现多态性,用双亲、F_1、F_2单株以及生产和育种上的骨干不育系与恢复系验证均表明这组 引物所揭示的多态性片段与恢复基因有关(命名为AP_1)。AP_1为单拷贝,与恢复基因间的距离 为 4.76cM。

关键词: 野败型 杂交水稻 恢复基因 AFLP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温敏型突变体叶片间断失绿的超微结构

植物学报 199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短时降温诱导下,水稻温敏型突变体1103s(Oryza sativa ssp.indica)植株间断失绿性状表达(临界温度23.1℃)过程中,叶绿体含量的增减与叶色变化相符。电镜观察发现,性状表达时叶片间断失绿区叶绿体内部结构发生退化,呈现基粒垛叠片层数的异常减少,或基粒消失仅剩基粒残迹,有的甚至整个叶绿体为高电子密度的囊泡状结构。但在同一叶片的绿区,叶绿体仅表现基粒片层数减少、排列不规则,嗜锇小球聚集。在叶片失绿区的复绿过程中,叶绿体的这些变化又可逆转,内部结构重建,最后整个叶绿体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水稻温敏突变体1103s叶片间断失绿性状表达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温度调控的叶绿体结构退化与修复的可逆过程。

关键词: 水稻 温敏型突变体 间断失绿 叶绿体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辣椒果实中辣椒素含量

分析化学 1998 SCI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上部节间长度等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遗传学报 1996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对水稻籼粳杂交(窄叶青8号×京系17)F_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一个含133个DH系的作图群体,通过构建分子连锁图谱,对水稻上部节间长度、株高和抽穗期的QTL进行区间作图,定位了影响上部节间长度的12个QTL、株高的4个QTL和抽穗期的1个QTL。对这些QTL的遗传效应分析的结果表明,控制抽穗期的1个QTL即Hd8a为主效基因,其余的16个QTL为微效基因。控制上部节间长度单个的QTL对表型的贡献率介于8-18%,其加性效应可使所控制的节间长度增加大约1.6-3.6cm。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控制相关性状的、作用方向相同的QTL定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或邻近区段上。这一结果揭示了这些性状相关的遗传基础,在水稻育种中运用这些QTL将有助于对株高进行精细的遗传调控。

关键词: RFLP,QTL,DH群体,亚种,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与蓝花子远缘杂交及双二倍体的合成研究

遗传学报 1996 SCI 北大核心

摘要:甘蓝型油菜品种奥罗×蓝花子杂种F-1,平均配对构型为12.1Ⅰ+6.53Ⅱ+0.41Ⅲ+0.18Ⅳ+0.18Ⅴ,A、C染色体组与R染色体间存在配对,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在甘蓝型油菜与蓝花子的杂种F-1代中,存在一种染色体不配对的减数分裂类型。这一类型中有少量可形成平衡的不减数配子。提供了油菜与蓝花子远缘杂种回交结实的细胞学根据。在MS+0.2mg/LNAA+3mg/LBA+1g/L秋水仙碱+30g/L蔗糖+8g/L琼脂的培养基中,接种甘蓝型油菜奥罗与蓝花子的杂种F-1进行加倍处理,经快速繁殖后,获得大量的染色体数为2n=56的双二倍体幼苗。上述双二倍体自交结实,在减数分裂中绝大多数细胞形成28个二价体,个别形成26个二价体和1个四价体。上述技术在油菜与蓝花子远缘杂交中首次解决了用常规方法不易获取远种杂种稳定双二倍体的难题。甘蓝型油菜品种Altex×蓝花子杂种F-1代,长时间的快速繁殖后,出现了染色体丢失和加倍,有形成19条染色体的配子回复到甘蓝型油菜染色体组成的趋势。在油菜远缘杂种中发现了类似于球茎大麦远缘杂种中染色体丢失的现象。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蓝花子,双二倍体,远缘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人尿中3-甲基组氨酸的含量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3-甲基组氨酸(3-methylhistidine,3-MH)含量的测定,已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肌肉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代谢变化,3-MH是人体肌纤维蛋白中的特异氨基酸,全身的3-MH有90%集中在骨骼肌中,3-MH来源于肌纤维蛋白中特定位置上组氨酸的甲基

关键词: 氨基酸 3-甲基组氨酸 氨基酸分析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