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被引量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777条记录
云南地方稻种资源核心种质取样方案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国家品种资源库编目入库的云南地方稻种资源 61 2 1份为材料 ,以 31个分类、形态及产量性状为基本数据研究了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核心种质取样方案。取样方案包括分组原则、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和组内取样方法 ,分组原则为按丁颖分类体系、程王分类体系、云南稻作生态区、行政地区和单一性状分组及不分组的大随机 ;组内取样比例的确定有平方根法、对数法、遗传多样性法和简单比例法 ;组内取样采用随机法和聚类法。结果表明 ,遗传多样性指数、表型方差、表型频率方差、变异系数和表型保留比例等 5个参数可作为检验各取样方案所得的核心种质的指标 ,通过检验可知 ,以丁颖和程王两种分类体系为分组原则、以平方根或对数法确定组内取样比例采用聚类法在组内进行取样是比较好的取样方案

关键词: 云南 水稻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DNA文库构建策略及其分析研究进展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cDNA文库构建和筛选是基因克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目前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基因功能的基本工具。从cDNA文库中可以筛选到目的基因,并直接用于该基因的表达。经典cDNA文库存在克隆的片段短等缺点,而全长cDNA文库则能提供完整的mRNA信息,从而克隆cDNA全长;对文库进行均一化处理即均一化cDNA文库,可以增加克隆低丰度mRNA的机会;差减cDNA文库在研究生物体某一时期基因差异表达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改进的固相cDNA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建库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阐述基本原理为主,介绍几种近年来常用的cDNA构建的方法及其优缺点。

关键词: cDNA文库 cDNA全长 基因克隆 均一化cDNA文库 差减cDNA文库 固相cDNA文库 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据SSR标记划分优质蛋白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

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 SSR标记技术对 18个优质蛋白玉米 (QPM)自交系和 4个代表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普通玉米标准测验种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研究热带、亚热带 QPM与温带玉米自交系之间的遗传关系。从 70对引物中筛选出 39对扩增谱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 SSR引物 ,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 134个等位基因变异 ,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 0 .5 5。根据扩增谱带建立 0、 1型数据 ,计算 2 2个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值 ,然后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的 18个 QPM自交系可划分为 5群 :第一群与旅大红骨种质的遗传距离较近 ,包括 CML 14 9、 CA339、 CML 15 4、长 6 31/o2、中系 0 96 /o2、CML 16 6和 CML 16 4。第二群接近四平头种质 ,包括 CML 14 0、 YML 2 3、 YML 2 9和 CML 194。第三群接近瑞得种质 ,包括忻 910 1/o2和齐 2 0 5。第四群与兰卡斯特种质的距离较近 ,包括 YML 12和 YML 10 2。第五群与四个主要杂种优势类群的距离都比较远 ,包括 CML 14 7、 CML 16 1和 CML 171。 SSR标记划群与田间产量配合力划分结果及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关键词: SSR 标记 玉米自交系 遗传相似系数 杂种优势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与利用 Ⅱ.亚洲栽培稻分类的再认识

作物学报 1984

摘要:本文开始对栽培植物的分类标准作了简要的归纳,并在回顾亚洲栽培稻分类的历史中,对各学者的功绩和得失进行了评述。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试验结果,提出依种——亚种——生态群——生态型——品种顺序的5级分类系统,明确指出亚洲栽培稻应只分籼、粳两个亚种,爪哇型、光壳稻和普通稻是粳亚种下的生态群,对生态群下的生态型也作了扼要的叙述。试验观察的结果还表明爪哇型和光壳稻在稻种演化上比普通稻要原始一些。对籼亚种下的生态群则根据其在热带地区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初步设想,其中 aus 型也应是籼亚种下的一个生态群。作者等主张作物的分类应该将形态、生态和利用综合于一体,在按上述系统分类时,虽然为了应用上的方便,强调从主要的状态指标入手,但也指出了形态上的变化是多种多样和常常是连续性的,其组合亦多,完全依形态分类容易引起繁琐。因此,必须把主要形态指标和生态群、生态型的生态分布及栽培利用上的特点结合起来,多强调其共性方面,而把一些次要的形态差异作为品种的识别性状。文中叙述了区别籼粳的几个主要指标,同时指出任何单一性状,包括区别籼、粳亚种的杂交亲和力,都不是绝对的,只有采取综合鉴定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对一些形态上不易区分籼粳和与籼粳杂交都有较高亲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及其药理功效

云南农业科技 200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云南分离的烟草曲顶病毒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一个新种

科学通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我国云南省保山地区烟草上表现曲顶症状的植株上分离获得病毒分离物Y1, 经粉虱传毒及粒子形态观察, 证明为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病毒. 用14种单克隆抗体进行三抗体夹心ELISA测定, 结果表明Y1与我国及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报道的双生病毒的抗原表位型均不同. 对Y1基因组DNA-A的全序列进行了分析, 全长2746个核苷酸, 其中病毒链含有两个ORF, 互补链含有4个ORF. Y1与其他双生病毒基因组DNA-A全序列、基因间隔区序列及各ORF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分析表明, Y1是一种新的Begomovirus病毒, 定名为烟草曲顶病毒, 英文名为Tobacco curly top virus, 简称TCTV. TCTV全基因组与印度报道的番茄曲叶病毒和番木瓜曲叶病毒的同源性最高, 达85%, 而其CP基因与巴基斯坦棉花曲叶病毒分离物72 b高度同源, 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达98%.

关键词: 烟草曲顶病毒 Begomovirus 新种 重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定位及克隆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水稻粮食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培育和合理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随着水稻(Oryza sativa)及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水稻-稻瘟病菌的互作已成为研究植物与真菌相互作用的模式系统。在过去的50多年中,通过广泛的遗传分析,已经鉴定了84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及大量的数量抗性遗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其中,8个主效抗性基因及1个隐性部分抗性基因已被克隆。本文综述了迄今已鉴定及定位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情况,根据基因的定位信息将这些基因整合到一张连锁图谱中;对抗性基因簇以及簇内基因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后基因组时代抗性基因克隆策略的变化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主效抗性基因 分子定位 分子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花蒿提取物的杀虫活性

农药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黄花蒿精油对米象、玉米象、绿豆象和蚕豆象等 4种仓库害虫具有很强的熏杀活性 ,其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菜青虫、大菜粉蝶、银纹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也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

关键词: 黄花蒿 提取物 杀虫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粉虱传双生病毒的TAS-ELISA及PCR快速检测

植物病理学报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粉虱传双生病毒 (WTGs)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 ,建立了三抗体夹心 EL ISA (TAS-EL ISA)检测 WTGs的方法 ,并发现了单克隆抗体 SCR18可广泛用于我国 WTGs的检测。利用根据WTGs基因组上基因间隔区及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 ,建立了 PCR特异检测 WTGs的方法。对田间病样的 TAS- EL ISA和 PCR检测表明 ,粉虱传双生病毒在云南省烟草、番茄和南瓜上均存在 ,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是一致的。

关键词: 粉虱传双生病毒 三抗体夹心ELISA 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种菊科植物提取物对菜青虫的杀虫活性

华东昆虫学报 2000

摘要:用胜红蓟、黄花蒿、青蒿、艾蒿、鬼针草、三叶鬼针草、鱼眼草、小鱼眼草、紫茎泽兰、千里光、希莶草、万寿菊、肿柄菊、苍耳等 14种菊科植物的石油醚、氯仿、丙酮、乙醇、甲醇和水提取物对菜青虫 5龄幼虫的生测结果表明 ,黄花蒿、青蒿、艾蒿、鱼眼草、小鱼眼草、紫茎泽兰、万寿菊等 7种菊科植物甲醇和乙醇提取物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此结果为进一步从菊科植物中提取、分离和筛选高活性杀虫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菊科 菜青虫 植物质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